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0007482612P/2021-00438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1-06-08
名称: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021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穗建案〔2021〕10号 发布日期: 2021-06-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02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06-10  浏览次数:-

谭国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完善建设空中连廊缓解广州交通拥堵的提案》(第3021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天河区人民政府、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6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该提案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市“空中连廊”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具体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管理智慧等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对我市进一步完善空中连廊建设及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规划建设概况。根据原市规划局编制的《珠江新城核心区立体步行系统规划优化成果》方案,我市在珠江新城和天河路商圈规划建设49座连廊,由市城投集团下属的广州新中轴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中轴公司)与各业主单位签订代建合同并统筹负责建设和维护管养(属业主自身建设和维护管理的除外),目前已建成17座连廊,主要集中在珠江新城和火车东站;正在推动建设5座连廊;其余27座连廊由于周边楼宇业主不同意建设、楼宇业主建设资金未落实、现场客观条件不具备等原因无法建设。

  (二)管理维护概况。已建成的17座连廊中,3座由楼宇业主(高德置地)自行管理,14座由市城投集团下属的新中轴公司负责维护管理。

   二、具体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完善连廊基础设施建设。

  1.在规划管理阶段将空中连廊纳入城市设计要求。市规划部门在2019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建筑景观与场地设计的通知》,对建筑平面倡导构建立体交通空间,形成“多首层大堂”,通过科学组织实现人车分层管理,合理利用不同设计标高,加强建筑与周边公共交通站点、公共空间有机衔接。结合标识引导系统,保证流线有序,实现密而不乱、便捷舒适的步行、车行交通组织。我市已在琶洲互联网集聚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等重点城市功能片区,将空中连廊纳入城市设计要求,在规划管理阶段落实。

  2.在建设改造阶段将空中连廊进行品质化提升。2019年,经市政府批准,市交通运输局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印发实施《广州市人行天桥和人行隧道布局规划调整及优化提升工作方案》(穗交运〔2019〕413号),提出了新建111座、优化提升318座天桥及隧道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我市总计新建成人行天桥与隧道66座、在建65座,完成优化提升242座;芳村大道、新广从等快速化改造及新建人行天桥后车速提高20-30%,实施情况良好。既取得了“为交通舒筋活络”、“街坊过街减负提速”的效果,也通过对广州大道、同和路等新建天桥及既有天桥加装电梯、雨棚等品质化提升措施,让基础设施“多了人情味”,为改善城市交通及居民出行环境带来市民看得见、用得着的成效。

  (二)关于发挥城市管理智慧,完善空中连廊接驳。

  为加强建筑与周边公共交通站点、公共空间有机衔接,实现空中连廊的交通系统化,广州地铁通过合建通道、过街天桥等方式,努力实现地铁车站与周边物业及其他交通枢纽的连接,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据初步统计,在已开通运营的地铁车站中,有135个车站可与周边物业等相连通,如地铁1号线坑口站B出入口通过市政过街天桥可连接芳村客运站,D出入口通过空中连廊可连接盛大蓝庭;地铁4号线庆盛站B出入口通过空中连廊可与高铁庆盛站直接相连;地铁5号线珠江新城D出入口可直接从地下进入高德置地广场,并通过空中连廊连通至西塔(友谊商店)。市交通运输部门也将按照空中连廊的建设,做好公交站点的调整设置,完善连廊与公交站点的接驳衔接;并通过空中连廊与慢行系统的衔接,增强慢行系统的可通达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提案提出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结合空中连廊的特点和广州实际,我市将科学有序的推进空中连廊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发挥其系统化功能。

  (一)落实规划前置,在重点区域系统化建设空中连廊。

  落实《关于加强建筑景观与场地设计的通知》要求,吸收日本、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成功经验,在重点城市功能片区,将空中连廊纳入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在规划阶段就整体考虑空中连廊与周边建筑、公共交通站点、公共空间有机衔接,实现密而不乱、便捷舒适的步行、车行交通组织,提高连廊设置的合理性和通行便捷度,减少后期建设和通行提供的阻力,有效缓解城市拥堵。

  (二)尊重客观需求,在既有建筑区科学推进连廊建设。

  目前连廊存在的通行阻力大、便利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基本都是存在于既有楼宇加建的空中连廊中。一是由于在前期的楼宇建设规划和设计阶段未考虑设置连廊,加建连廊首先需征得楼宇业主同意,连廊通行尤其是楼宇内部穿行也需与各楼宇业主协调,连廊接入楼宇内部的,楼宇业主出于方便管理的目的,存在出入口设置门禁、楼宇内部限时通行等导致连廊通行不畅的情况。如珠江新城连通高德置地和全球通大厦的华城路连廊出入口设置了门禁,人为阻断连廊通畅。二是加建连廊由于权属界面问题,导致后续的维护管理、加设设施、供电供水等都存在困难。下一步关于在既有建筑区域加建连廊,将在尊重客观需求,并征得楼宇业主同意且确保通行畅通、维护管理协调到位的前提下,可续有序地推进相关工作。结合人行天桥和人行隧道优化提升工作,在符合规划调整、结构及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结合专家评审意见,落实既有天桥加装电梯、雨棚等品质化提升措施。

  (三)完善管理机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和交通接驳。

  一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连廊维管单位继续加大管理力度,落实每天对已开放使用的连廊巡回保洁、安防巡查制度,发现连廊设施破损及存在安全隐患,及时维修整改;督促周边商户落实“门前三包”,保证连廊畅通整洁;优化连廊标识,结合周边环境和通行需求,设计设置具有特色鲜明、指引清晰、通行便捷的连廊通行指引标识。二是进一步加强地铁与空中连廊、合建通道等的连通建设和维护保养,推动不同制式站点间的互联互通,持续提升出行环境。三是进一步完善连廊与公交站点的接驳衔接,加强空中连廊与慢行系统的衔接,提升慢行系统通达便利性。


  感谢您对我市空中连廊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6月8日


  (联系人:池延仲,电话:83124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