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目录
索引号: | 007482612-05-2017-001540 | 分类 | |
发布机构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发文日期 | 2017-01-17 |
名称 | 我市召开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示范路建设工作总结大会 | ||
文号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我市召开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示范路建设工作总结大会
本站讯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之下,广州市对城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广州市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示范路建设工作从2016年5月启动以来,于2016年年底全部完工。1月16日,示范路建设工作举行总结大会,各区示范路在践行全要素设计理念的同时,通过侧重打造不同的重点元素,建成各具特色的示范路。
具体而言,越秀区选取沿江路作为示范路,突出岭南风情临江老街;荔湾区选取长堤街,打造临江特色休闲区;天河区选取天河路,打造商业核心区精品街区;海珠区选取新滘路,打造主干道完整街区;黄埔区选取开泰大道,打造现智慧道路及立体连廊系统;白云区选取广园中路,重点打造立交及桥底舒适空间;番禺区选取番禺大道,重点打造主干道与次支路的舒适接驳系统;南沙区选取海滨路,打造自贸区“三段五景一基地”滨海特色路;增城区选取新城大道,重点打造挂绿湖生态景观段;从化区选取青云路,打造主干道、商业街、生态休闲“三融合”完美街区;花都区选取迎宾大道,重点打造地铁、行人与绿化景观的舒适空间。
因地制宜突出不同特色元素,11条示范路的核心建设理念是践行全要素设计理念。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全要素理念是国际先进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对传统的道路设计理念进行了4大转变,改变了以往“就道路而做道路”的“单一系统”建设理念,将道路作为一个城市整体空间来打造,将单一道路涉及的“6大系统,90项要素”做统筹考虑,统筹设计,统筹施工;改变以往偏重结构设计,不重视功能和景观设计的弊病,在传统设计模式基础上,构建新型设计流程框架,融入功能设计和景观设计部分;改变以往设计规范只满足功能上的要求,缺少品质提升方面的指引,制定相应分区分功能的高品质提升设计指引;改变以往只注重道路车行效率,对非交通性的活动关注不足的做法,重新将人的需求作为重要取向,兼顾步行和慢行系统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实现交通性道路向生活性道路的转变。
在一区一示范路的建设中,各区整合了不同的设计要素。越秀区示范路率先实行“小转弯半径”改造,通过缩小转弯半径在人流较大的交叉路口降低车行速度,更大程度地保障行人安全过街。开发区示范路则对慢行系统进行了综合设计,在人行道边和天桥顶部都设置具备遮阴、避雨功能的连廊,还在人行天桥上下梯边设置自行车专用推行凹槽。此外,多杆合一、缩进式临停车位、彩色斑马线等设计元素,在各示范路建设中也进行了率先尝试。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透露,一区一示范路只是初步试点建设,下一步将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结合全要素设计理念,编制完成《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对广州市新建、改扩建道路进行全要素设计指引,从设计源头对道路精细化品质化建设进行把控,进而实现城市空间品质化建设和提升。据悉,《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出炉,将成为广州市市政设施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