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石滩镇沙头村
一、基本情况
沙头村位于增城市石滩镇东南部,荔三公路从该村辖区经过,而且有多个出口,为该村对外的主要交通干道,能较为便捷地到达增城市中心城区和东莞市。该村占地总面积为5.46平方公里。两个自然村分别是沙头自然村和湾子洋自然村,全村共有840户,总人口约3349人,本村主要姓氏是姚、钟、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与养殖业,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于鱼塘及厂房的出租。该村村域面积为5.46平方公里,主要由村民住宅用地、耕地、林地和水域以及少量道路用地、农业生产设施用地组成。其中耕地约占总村域面积的1/2,分布在村域的中部,南部为已成一定规模的鱼塘养殖业基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村民住宅用地约占总村域面积的1/10,位于村域的北部。
二、村庄规划
沙头村作为第二批广州美丽乡村试点创建村,2013年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编制。从2013年4月份开始,历经多种途径3次征求村民意见,于2014年5月份完成了美丽乡村的发展规划并经增城市政府审批通过。明确了沙头的规划定位为打造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农民新村为特色,体现古村落和广府村落风貌的“美丽沙头”。该村庄规划结合沙头村的原有资源条件和生产生活特点,在充分考虑民意和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下,编制沙头村六大功能区布局,将沙头村分为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区、村生活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都市生态农业观光区、养老康复文化休闲区和农民新村六大功能区,并实现“三规合一”的村庄规划。
根据陈明德常务副市长指示和市内政府安排,委托增城市城乡规划设计室开展沙头村庄规划深化方案编制工作,该规划深化方案成果2014年4月15日经沙头村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4月30日进行了专家评审,现正按程序进行报批,并同步开展美丽乡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沙头村美丽乡村各建设项目均按照规划实施。
三、村容村貌
沙头村一直秉承“先保护后发展”、“先规划,后推进”的理念,全村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是市远郊保持原生态环境最好的村庄之一。全村共有生态公益林800多亩,绿色覆盖率90%。为农村打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白山村着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村容村貌的整治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杜绝违章建筑,杜绝污染工业进驻。通过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输”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环卫保洁制度和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制度,建立长效卫生保洁制度。同时,全面清理、拆除村内乱搭乱建,清除脏乱差现象,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实施美化亮化工程等。
四、基础设施建设
沙头村积极创建道路硬底化、村道路升级改造、村道路灯安装、自来水入户、沙头涌整治及水环境改善、垃圾分类处理、沙头村绿化景观升级改造、无害化公厕改造及建设、公共服务站、户外休闲文体广场、文化站、宣传栏等“七化”、“五个一”工程项目,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已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农村路灯光亮化,并建成了沙头村公共服务站、户外休闲文体广场、文化站、宣传栏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同时,加大村庄的卫生保洁力度,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聘请卫生保洁员,配套垃圾桶,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五、基层组织建设
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0人。村“两委”在支部的带领下,为促进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组织保证,一直致力于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坚持学习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健全支委会、支部会、小组会制度,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保证组织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村“两委”团结一致,凝聚力、战斗力强。
六、村经济状况
沙头村以种植、养殖为支柱产业,村内从玉蔬菜基地,另为村中出租部分土地给企业,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新村整体设计按照“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的原则,打造一个设施一流的花园式的安全小区。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为土地出租、厂房出租以及鱼塘出租。村民以外出就业、农业耕种为主。
七、获得优秀称号
近年荣获该村2009年被评为先进村,“三联六帮”城乡共建先进村,支部2010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10年支部书记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广州市文明村”称号。
八、独特自然环境
沙头村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21.72℃,年降雨量为1850㎜,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原生态环境资源良好,村内分布大片的农田、果林及水塘,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近期开发建设的从玉集团蔬菜生产基地,未来具有较好的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田园风光以及美丽乡村发展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