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仙村镇沙头村


一、基本情况

沙头村位于仙村镇西部,荔新公路、石新路、广深铁路横穿其中,南临广园快速路,交通便利,距离镇政府2公里,距离增城市15公里,距离广州市39公里,处于30分钟广州生活圈内。该村村域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6205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6.1205平方公里。

二、村庄规划

沙头村作为广州市第二批27美丽乡村试点创建村,2013年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编制。从2013年3月份开始,历经多种途径5次征求村民意见,于2013年9月份完成了美丽乡村的发展规划并经增城区政府审批通过。明确了沙头村的规划定位为打造以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为特色,体现岭南特色的“美丽沙头”。该村庄规划结合沙头村的资源条件和生产生活特点,在充分考虑民意和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下,编制沙头村五大功能区布局,将沙头村分为生态居住区、生态农业区、环保工业区、核心生活区、生态旅游区五大功能区,并实现“三规合一”的用地控制。

根据广州市工作部署,我市开展全市农村村庄规划修编工作,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沙头村村庄规划深化方案编制工作,该规划深化方案成果2013年9月17日经沙头村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9月30日各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沙头村建设项目审查与“两规”衔接会议,10月23日进行了专家评审,12月11日经区政府批复审议通过。目前,沙头村美丽乡村各建设项目均按照规划实施。

三、村容村貌

沙头村一直秉承“先规划,后发展”的理念,全村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全村绿色覆盖率90%。沙头村着力打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着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村容村貌的整治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杜绝污染工业进驻。通过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输”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环卫保洁制度和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制度,建立长效卫生保洁制度。同时,全面整治脏乱差现象,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实施美化亮化工程等。

四、基础设施建设

沙头村积极创建道路硬底化建设、村道路灯安装、自来水入户、水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处理、沙头村绿化景观升级改造、无害化公厕改造及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户外休闲文体广场、停车场、农产品摆放场、建筑材料堆放场、文化室、宣传栏、村级休闲公园、不可移动文物修葺等“七化”、“五个一”工程项目,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已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农村路灯光亮化,并建成了苍吓公园、宗德公园、宣传栏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同时,加大村庄的卫生保洁力度,完成苍吓新村环境整治,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聘请卫生保洁员,配套垃圾桶,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五、基层组织建设

村党员114人(其中正式党员104人,预备党员10人)。

村“两委”在支部的带领下,为促进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组织保证,一直致力于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坚持学习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健全支委会、支部会、小组会制度,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保证组织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村“两委”团结一致,凝聚力、战斗力强。

六、村经济状况

沙头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务农和外出务工,在仙村镇各村中处于中上游水平。村集体收入来源则以物业出租为主。沙头村农业基础较好,村域范围内有大量的耕地,以种植荔枝和龙眼为主,且沙头村荔枝品种优良。现状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定期会有批发商来村里收购荔枝等农产品。沙头村工业用地规模较大,主要集中分布仙沙路北侧。大部分厂房为出租物业,由外来老板投资经营,村内只收租金,不参与股份分红。沙头村村域范围内建有普洛斯国际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依托周边便利的交通优势,建设有高新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

七、获得优秀称号

近年荣获了“维稳及治安先进集体”、“村级目标管理优秀单位”、“广州市卫生先进村”、“治安先进单位”“全优单位”等称号。

八、独特自然环境

沙头村生态环境良好,翠绿山丘,稻田点缀,环山都是翠绿的荔枝、龙眼的果树,村落原生态保持较好,其中道勤张公祠、沙头张氏宗祠为清代建筑属不可移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