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缘

数据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数据 > 数据解读
老城市新活力 城市更新出新出彩
来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19-09-18 01:11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直关注广州城市更新的记者最近走访发现,曾经路面破损、空间杂乱、设施陈旧的“三老”小区不见了,如今旧南海县社区模样焕然一新:仿古典雅的新地砖、民国风格的复古路灯、临街的咖啡厅与民宿、修旧如旧的大公报广场。传统与时尚,新旧融合,微改造后的旧社区,俨然变成了广府文化的“展示窗”。

漫步在广州街头的老街坊们,不经意就会发现,原来身边的一些危旧小区、废置厂房、脏乱村庄,正在一个个消失。从让人们记住乡愁的永庆坊,到让城市留下记忆的旧南海县,再到全民参与制定微改造方案的兰蕙园和徳欣小区,以及智能园区化改造的岭南V谷和人居环境全面改造的陈田村,无一不显示,千年老城的广州,在城市更新改造的大潮中正焕发全新活力,正展现勃勃生机。

类似永庆坊、旧南海县、兰蕙园、五羊、泮塘五约、德欣、猎德村等一大批老城新景正成批涌现,成为“网红”景点。身边环境的变化,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街坊们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其实,早在2016年,广州市就在全国率先开展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数据调查、制定改造标准。2017年底,广州市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为15个入选城市中唯一的一线城市。今年1月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广州提出以更大担当奋力开创广州工作新局面,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今年以来,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目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市统筹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如今,该项工作已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45.8亿元的91.2%,同比增长45%。其中城中村改造拆除违法建设超120万平方米,绿地率从5%提高到35%以上,建筑密度由65%以上降低到30%,平均节地率达48%,建设村民安置房1540万平方米,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场所)1772个,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旧厂改造关停搬迁产能落后企业310家,引入创新型企业4600家,建成科技孵化器5个,落实金融城、广钢新城、科教城等一批重点功能区和发展平台的成片连片土地储备和开发,吸引广钢、广晟有色、万力集团、唯品会等一批企业总部基地的落户,推动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万科黄埔跨境电子商务园区、TIT纺织产业园等一批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已完工172个,正在实施220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93个,累计拆除违章搭建4.03万平方米,规整“三线”1008千米,整治雨污分流124千米,增设无障碍通道24千米,完善消防设施16108个,加装电梯3495台。

强化政策规范突出统筹安排成片连片改造

统筹完善城市更新政策,突出规范有序。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国土资规字〔2018〕3号),2019年4月18日出台《广州市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调动土地权利人和市场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强化各区政府的实施主体责任,提速“三旧”改造项目审批、落实和转化。市政府审议原则通过《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在对接省、市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标准的基础上,切实保障村民的合法利益,推进旧村庄全面改造工作。

统筹年度城市更新计划,突出工作重点。按照《广州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突出片区统筹,成片连片改造;强化横向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强化市区联动,对接建设时序;对接上位规划和文件,做好落实和衔接。同时,按照城建项目抓固定资产投资的思路,坚持“筹划一批、新开工一批、续建一批”,做到项目滚动实施、全流程管理。其中2019年计划政府投资更新项目261个,安排市本级财政13.86亿元;社会投资更新项目预计总投资545.8亿元。今年1-8月,城市更新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45.8亿元的91.2%,同比增长45%。

统筹成片连片更新改造策划,突出综合效益。打破旧村、旧厂权属界线,将“三旧”改造与其他六项重点工作相结合,对“城中村”及其周边区域改造进行系统谋划,以片区统筹平衡的思路,优化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安置房及保障性住房等公共利益,通过“三旧”改造,带动成片城市更新,全面优化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

统筹项目批后实施的协调监管,突出提质增效。全市先后在荔湾大坦沙岛、海珠石溪片区、番禺罗边片区和石壁片区、白云区陈田村和小坪村、天河区棠下村、花都区横潭村等8个重点项目召开现场会,逐个协调项目落地问题,市区联动、着力提速城中村改造。采用无人机拍摄监测技术,每季度定期跟踪每个项目的推进节点,狠抓项目投资和实施进度,每半月通报各区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进展情况。今年1-8月,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旧村全面改造项目新批复4个、引入合作企业15个、新开拆5个、新开工建设1个;旧厂全面改造项目新批复10个、新开工18个、新完工6个。

强化市区统筹优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落地

市级层面大力推行事权委托下放。将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的审定权进一步委托下放给各区政府,减少了实施方案审批环节,充分发挥区政府的主体作用。同时,鼓励各区在职权范围内探索创新,今年9月10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关于加快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城市更新10条”),聚焦“快批、快拆、快建”,把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进一步有机结合,全面激发老城市新活力。

区级层面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进度。黄埔、南沙、增城、广州空港经济区按照市政府穗府规﹝2017﹞6号文关于部分审批权限下放的规定,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进度。如黄埔区就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申报、留用地使用管理、现状建筑测量、复建安置资金监管、引入合作企业等工作编制出台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城市更新年度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方案》《关于明确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纳入旧村庄改造相关程序和标准的通知》《黄埔区已批旧村庄改造项目监管资金拨付和使用流程的工作指引》等文件,增加了纳入年度计划的灵活性,减少了项目前期阶段的审批环节和成本,规范了旧村改造项目资金监管工作。

探索难题破解规范补偿标准保障群众权益

统筹落实市委九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动迁清拆工作。白云区陈田村,将“三旧”改造与其他六项重点工作相结合,以旧村改造为突破口和重要载体,及时拆除违法建设,清退“散乱污”企业,促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同步落实白云山还绿于民工作部署,多管齐下。今年5月份启动拆迁以来,已完成约1500家商户动迁,涉及人员约2.5万人,与超90%的租户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拆除破旧集体物业建筑面积逾42.6万平方米。

落实补偿标准,让老百姓补偿权益透明有保障。针对个别改造项目和被拆迁人对改造补偿存漫天要价情况,黄埔区坚持“三补三不补”原则。即对历史建筑统一按评估结果作为唯一补偿依据,对合法经营者适度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费和搬迁费;对新的违法建设坚决不补,对合同约定的解约赔偿不补,员工解约费用不补,让老百姓补偿款项收得明明白白。天河区实行“拆一补一”总体的补偿原则,即按“拆1平方米合法产权证明的房屋,补1平方米复建房屋”;此外,除了村民个人补偿安置部分,村集体还预留了经济发展用地,保证村民获得长期稳定分红。

充分发挥街道和村社作用,以人为本、文明动迁,争取群众支持。白云、黄埔、天河区充分发挥街道主导作用和村社的主体作用,组成攻坚小组,挨家挨户入户宣传讲解,支持区属国企与村社合作改造低效用地,由国企及改造公司支付商户搬迁费用及改造建设期的租金,让老百姓对自身权益了解得透透彻彻。

坚持共同缔造时刻问计于民确保共建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解决“改不改”的问题。在主题教育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切实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实到老旧小区微改造实践中,建立健全“市区联动、社区实施、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把政府“要我改”的单方决策转化为社区居民“我要改”的共同意愿。将老旧小区微改造列入全市十件民生大事。明确由市住建部门牵头,各区落实改造实施主体责任,规划、城管等部门全力配合。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小区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群众工作优势,及时化解矛盾和疑虑。如旧南海县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举行居民意见征询会6次,基层党员动员会5次,通过党组织、党员义工和楼道组长有效带动群众参与。

坚持问计于民,妥善解决“改什么”的问题。老旧小区微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真正顺民意、得民心,关键是改造内容要切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开展主题教育以来,我市大力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沉下去了解民情、掌握实情。市领导带头深入越秀区、荔湾区开展专题调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深入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线,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群众的需求分析透。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改造内容及标准清单60项,优先改造水、电、气、路、化粪池等“保基本”项目,重点解决公共区域雨污分流、“三线三管”、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突出问题。在有条件的小区建设“公共服务站”“长者饭堂”“社区图书室”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停车交通等配套设施。推广电梯加装“一站式”服务,成立全国首家旧楼宇加装电梯服务中心。

坚持共商共建,妥善解决“怎么改”的问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24日考察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主题教育有关要求,围绕“怎么改”的问题下足“绣花”功夫。采取成立“建设管理委员会”“居民议事会”及“共同缔造”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搭建公众参与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平台,全程收集居民和专家意见,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前期向居民征求改造需求;方案评审阶段邀请文物保护、名城保护专家参与深化方案论证;施工阶段邀请社区退休党员、志愿者参与项目监督;改造后期评估居民满意度,总结提高并推广。

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完成改造仅仅是第一步。过去许多小区都没有专门的物业进行管理,改造后相关设施的维护和管养,微改造的可持续资金来源,这些都是问题的关键。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探索解决“改之后”的问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结合主题教育要求和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实际,重点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探寻破解老旧小区微改造后维护管养难题的治理良方,建立健全“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和良性社区治理机制,巩固改造成果。根据小区实际,由街道或居委具体落实,指导居民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长效管养机制,巩固小区改造成果。支持引导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组建的“建设管理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的基础上成立小区自管组织,组织居民自主开展小区后续管养。

下一步,广州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举措,以及《广州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统筹推进委托事权下放,加强市区联动,加快项目落地,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