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东境村地处八仙之中唯一女仙何仙姑的故乡----小楼镇的中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距增城市区约15公里,是增城市北部山区旅游业黄金交汇点,距离广河高速仅1公里,为小楼镇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创造了条件。该村村域面积3.87平方公里,辖14个经济合作社,人口2110人,是一个群山环绕、林木茂密、环境基本上还处于原生态的小山村。
二、村庄规划
东境村作为广州市第二批美丽乡村试点创建村,2013年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编制。从2013年6月份开始,历经多种途径4次征求村民意见,于2013年12月份完成了美丽乡村的发展规划并经增城市政府审批通过。明确了东境村的规划定位为打造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体现农耕文化和民俗(何仙姑)文化。该村庄规划结合东境村的资源条件和生产生活特点,在充分考虑民意和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下,规划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区、村生活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都市生态农业观光区和非建设控制区等五大功能区,并实现“三规合一”的用地控制。
根据常务副市长指示和增城市政府安排,委托省规院开展东境村村庄规划深化方案编制工作,该规划深化方案成果2013年11月经东境村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12月16日进行了专家评审,并获得增城市国土房管局用地意见批复(增国房复2014[107]号)。目前,东境村美丽乡村各建设项目均按照规划实施。
三、村容村貌
东境村一直秉承“先保护后发展”“先规划,后推进”的理念,全村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村内有一后龙山生态森林公园,为农村打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东境村着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村容村貌的整治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杜绝违章建筑,杜绝污染工业进驻。通过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输”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环卫保洁制度和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制度,建立长效卫生保洁制度。同时,全面清理、拆除村内乱搭乱建,清除脏乱差现象,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实施美化亮化工程等。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东境村着重推广实施“道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工程,切实落实“门前三包”和卫生评比制度,实现了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收运机制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制度,并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已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农村路灯光亮化,并建成了东境村公共服务站、户外休闲文体广场、文化站、宣传栏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同时,加大村庄的卫生保洁力度,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聘请卫生保洁员,配套垃圾桶,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五、基层组织建设
村共有党员62人,村“两委”在支部的带领下,为促进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组织保证,一直致力于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坚持学习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健全支委会、支部会、小组会制度,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保证组织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村“两委”团结一致,凝聚力、战斗力强。
六、村经济状况
东境村经济相对落后,工业经济发展缓慢,以发展“三高”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坚持“先保护后发展”的理念,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农业发展以“片区集约、重点打造”为指引,联合腊圃、西境等周边村庄,培育有5000亩的黑皮冬瓜、菜心等无公害蔬菜基地研发中心。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为土地出租以及低端物业的租金、管理费。
七、获得优秀称号
先后获得国家、省、市颁发的“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等近百项荣誉。
八、独特自然环境
东境村内建成后龙山森林公园,二龙河横穿其中,原生态环境一直得到良好保护,环境十分优美,是广州市区范围内为数不多的碧水蓝天原生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