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缘

村镇建设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住建业务 > 村镇建设
美丽乡村促进广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13 15:52 浏览次数:- [字体:]

宜居宜业乡风和美,86条区级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进行时

  城在乡中,乡在城里。葱翠环抱中裙楼林立,楼宇与梯田比肩入云。当谈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州时,她的7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CBD的灯火与花田村舍的萤火相映成趣。在这里,都市繁华与乡间野趣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AB面,让广州的内涵更加多元、饱满。

  美丽乡村烙印着广州与众不同的城市基因,凸显着其别具一格的风貌气质。2022年,广州市进一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美丽乡村以环境品质提升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为先导,不仅有效解决了城乡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也为广州市乡村振兴夯实了根基。

微信图片_20221213143300.jpg

广州正在组织开展2022年86条区级美丽乡村创建村提质升级工作。图为黄埔区迳下村。刘力勤 摄

  广州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当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开展86条区级美丽乡村创建村提质升级工作,助力构建全市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全覆盖新格局。

  ▶挖掘优势 土地流转绘就都市科技田园

  宽阔的柏油路两旁崭新的楼宇林立,在高端产业云集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一眼望见的便是现代化都市景观,再驱车行驶几分钟后,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帽峰山生态保护区边缘,迳下村竹溪路旁绿树成荫,大片金黄色稻田毗邻知识城,城与乡之间仿佛仅一步之遥。

  初冬时节,玉米地已经完成收割,而红彤彤的火龙果依旧挂在枝头,这是迳下村精心培育的果品之一,通过延长光照时间,这里的火龙果每年可比同类产品多生长3—5个月,夜幕降临之时,种植基地里灯光闪耀,今年,这里举办的一场场田园灯光秀吸引了周边小区居民。

  “依托岭南水乡地利,迳下村积极引进植物工厂,建立2000余亩产业种植园,围绕‘三村一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龙湖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吉龙介绍,迳下村以特色精品村建设为基础,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模式,引入广州市科学城投资集团负责项目建设和产业引进,村党组织推动土地流转协助项目建设和产业落地。

  “通过科技赋能,迳下村积极推进纳米农业公园发展,同时深耕‘种植试验田’,建设无土栽培植物工厂,占地不足5亩的工厂已实现年产蔬菜7.5万公斤,产值高达200万元,比传统种植模式的产值高20倍。”科学城农发集团负责人介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既改善了劳动环境,也促进了自主研发种苗,打通从种子、种植、加工、运输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既稳住了居民的“菜篮子”,也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

  湖边民宿、火车餐吧、鱼塘木屋、稻田花海……迳下村充分挖掘自身山水田园的资源禀赋,用好城乡融合区位优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以文旅融合为核心,加强从土地流转到产业合作全链条经营。2020年,迳下村在黄埔区率先实行土地流转,由村委会牵头成立迳下村生态旅游公司,承包土地经营权,用于景观打造和产业引进,激发迳下村全面打造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截至2022年10月,已完成协议流转土地约1000亩,累计投入4500万元,通过收取产业用地租金等形式,极大提升了村集体收入来源。

  稻香嘉年华、田野灯光秀、美食一条街、红色家书馆……在文化休闲活动中,久居都市的人们纷纷驱车前来感受迳下之美。一方面,这里有美丽的土壤;另一方面,这更是迳下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写照,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黛瓦白墙、智能厕所、三线下地、路灯改造、雨污分流、景观营造等工作持续为村容村貌加分,不断推动城乡资源均衡配置、要素双向流动。

  著名田园城市学家霍华德曾提出花园城市的设计理念,认为理想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的共同优点。美丽乡村则有效缝合了城乡边界,让科技、资本、管理赋能乡村的同时,丰富了城市的“菜篮子”,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都市田园。

  ▶以点带面 巧用资源带动连片提质增效

  今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落成开放,广州分馆以“文沁阁”命名,青绿山水沁人心脾,表达了其与周边环境融合相洽的初衷。流溪河在广州分馆广场前蜿蜒而过,滋润了路旁的广阔稻田。馆前道路刚刚铺好不久,广州分馆的落成帮助提升了从化区良口镇良平村的村容村貌。

  良口镇虽不在广州市中心,却已在海内外声名鹊起。除新落成的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外,从都国际会议中心、生态设计小镇、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温泉总部经济聚集区等重大项目是良口走向世界的响亮名片。依托大项目的带动作用,良口镇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工业设计、现代马业、会议会展等产业,为大都市广州的乡村贴上“国际化”“绿色化”“时尚化”“产业化”的标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良口镇统筹利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风景区、广州第一峰“天堂顶”等自然资源,全力建设生态设计新乡村示范带,良平村以旅游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了碧水峡漂流、影古徒步线、鸭洞河等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各景点相互引流,文旅产业抱团发展,最大化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居乡村景观。

  乘着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东风,良口镇内大项目逐步落地,文旅景点运营趋向成熟,形成了以点带面、成片连片的美丽乡村群落。目前,良口镇已有15条村被评选为市级美丽乡村,作为区级美丽乡村的良平村也力争在今年“晋级”,从化北部生态圈价值创新格局初步显现。

  向南看,番禺区大龙街新桥村村级经济总量常跻身全区前列,南沙港快速路在西侧穿村而过,便利的交通环境凸显其区位价值。依托广州都市工业发展基础,新桥村传统制造业一直较为发达,村内有大小企业190余家,涉及机械、电子、皮革、电器、服装等多种工业类型。

  在此基础上,依托第二产业的深厚基础,新桥村以创建2022年市级美丽乡村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立足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基础,重点打造“一心、一轴、五片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同时,新桥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优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互联网+”对产业的带动作用,规划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业态,形成美丽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区。

  从公园建设、道路升级、停车场改造入手,到厂房整饰、园区提升等,新桥村立足自身制造业特色,将市级美丽乡村创建与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以老资源创造新价值,走出一条量身定制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村一品 设计赋能美丽乡村全面振兴

  姹紫嫣红美美与共。在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除了积极撬动大都市资源外,更加注重回归乡村本质,尊重、顺应、保护乡村的自然性、生态性底色,将乡村作为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的有机体进行“把脉”,在建设过程中强调与乡村“共情”。

  坚持“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创建理念,广州市住建局积极与社会力量联动,邀请规划、设计专家为美丽乡村量体裁衣,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从单纯注重基础设施的提升向培育乡村可持续发展机能的“自我造血”方式转变。

  在高位谋划、高品质规划的实践中,从化区良平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入选2022年广州市“社区事·大师做”乡村振兴系列项目,项目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充分挖掘良平村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借助广州都市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乡村引流,并发动村民、村集体、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

  “我们改变了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规划建设模式,把规划设计的过程作为行动平台,调动多方面力量共同缔造美丽乡村,通过实施村域发展总体规划,避免零散项目叠加的无序发展。”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云介绍,良平村打造美丽乡村根植于乡村魅力的原生态与原真性资源要素,从资源发掘、产业发展、空间设计、环境提升、乡村治理等多维度入手,选取了村民反映意见最强烈,最能突显良平特色的四个重要空间场地作为启动项目,将经济性、乡土性、生态性、艺术性与创新性协调统一,构建乡村可持续发展整体目标和渐进式乡村建设的项目时序。

  持续稳步推进“十四五”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工作,广州市坚持因地制宜、要素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根据美丽乡村相关各项建设任务和要求,目前,广州市住建局正指导各涉农区全面推动86条区级美丽乡村创建村提质升级。

  依托广州国际大都市优质资源,全市美丽乡村与中心城区形成了优势互补、要素互通、区域协同的有机整体。田园城市与乡村小镇相映成趣,充分叠加广州大都市差异化的资源禀赋,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岭南山水牵动着人们重返自然、回归生态的环境意识和生活方式,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