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缘

重点工作

广州城中村试水改造新模式 重点推进四大片区新改造做法
来源: 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20 11:05 浏览次数:- [字体:]

  临近岁末,广州今年大步推进的城中村改造,亮出最新成绩单:全市新批复改造项目13个,12个项目迎来新开工;率先推动“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改造模式的四大重点片区,已基本完成启动区前期工作;城中村改造将承担起更多社会功能,特别是住房保障。

1703041462917.png

(黄埔文冲街道幸福里)

  18日,市住建局盘点了今年以来的城中村改造成果,明确了2024年广州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其中,重点推进新模式的四大片区——广州新中轴(海珠)、广州火车站、罗冲围、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要实现首期项目开工建设。

  成绩单:

  新批复13个、新开工1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搭乘国家鼓励政策的东风,2023年广州城中村改造全面提速,并以提质增效为长远目标,对改造项目实施全周期管理。

  今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迈出了更大步伐:自年初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以来,全市新批复文冲东、庙头村、湖中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13个,里仁洞村、车陂村、火村二期等改造项目先后取得新进展,2023年共有1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迎来新开工。

  广州坚持“拆、治、兴”的改造理念,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因城施策,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模式,以新理念新方式加大政策创新,力争率先落地城中村改造新政策,全面构建城中村改造“工具包”,全速稳步推进各批复、开工项目,在政策法规、改造模式、工作机制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从而以更加科学精准的决策为改造项目提速、提质。

  面对城中村改造,广州拿出了一线城市应有的担当作为,迅速响应国家对城中村改造的工作部署,一方面积极探索着可复制推广的改造路径,另一方面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实践,灵活落地“一村一策”机制,力争为全国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贡献广州智慧。

  新亮点

  1、全国首个城中村改造地方性法规条例

  城中村改造是综合性、复杂性的民生工程,广州始终坚持系统思维,高位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实施,在制度设计、政策优惠和融资保障等方面多管齐下,为城中村改造工作落地见效保驾护航。

  在顶层设计方面,今年,广州市自上而下倾力推动城中村改造,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市城中村改造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并实体化运作,建立健全三级协调机制,各区成立二级指挥部,设置若干工作专班,建立起市区两级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为城中村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近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正式面向社会征询意见,这是广州市首次针对城中村改造进行的立法工作,也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规条例。针对当前城中村改造工作新趋势,目前,广州正在制定多项相关配套政策,已在6个方面形成政策供给:包括土地管理、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保障房筹集、安置房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等。同时,相关部门出台了“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模式工作指引、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指引文件、优化城中村改造审批流程等文件,全面保障城中村改造的社会公益性。

  2、城中村改造将更多体现“有为政府”保障作用

  从过去的合作改造模式,到“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改造模式,今后,城中村改造将在“有效市场”的基础上,更多体现“有为政府”的保障作用,举广州全市之力推动改造如期顺利推进,民生项目得到根本保障。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城市更新领域提出四大重点片区连片提升的改造新模式,包括广州火车站片区、新中轴海珠片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罗冲围片区等。上述片区将率先推动“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改造做法,打造新模式样板项目。

  目前,四大重点片区已基本完成启动区前期工作,相继开展基础数据调查和改造方案审核工作。广州将紧抓“立项、资金、用地”三大核心要素,把征地拆迁、安置房、公建配套设施等建设内容梳理成项目清单,按照基本建设程序,采取联审决策和联合审批方式加速项目落地,形成“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的工作态势。

  今年,在国家大力支持城中村改造的利好环境下,广州紧抓政策红利期着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对广州城中村改造在融资优惠政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借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领域的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破解城中村改造资金瓶颈。

  3、城中村改造将承担更多住房保障功能

  当前,广州充分分析研判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趋势、特点,研究起草了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力求通过推动城中村改造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以解决社会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直以来,广州城中村改造注重公益优先原则,在项目改造时序上明确要求优先建设民生类、公益类项目,坚持改善民生的正向优化,让新社区自我“造血”,为村民留住乡愁。广州城中村改造以更大力度保障民生,规划新建村民安置房23万套,公建配套384万平方米,保护修缮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489处,通过发挥改造的“木桶效应”,加快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

  广州今年在政策中更加凸显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效益。如在新制定的“三旧”改造实施办法中,特别增加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绿色发展、绿化保护等专项条款等。对照住建部最新要求,接下来,广州还将以拆除新建、拆整结合和整治提升三种方式,对全市城中村进行分类改造,优化人居环境,补足基础设施短板。

  当前,国家力推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未来的城中村改造也将承担起更多社会功能,特别是住房保障功能,提供人人住有宜居的城中家,为广州持久保持人口红利作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