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缘

重点工作

番禺更新向未来 南拓展新颜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20 11:37 浏览次数:- [字体:]

  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直接来源。

1703043512997.png  1703043616672.png 1703043672485.png 

  2023年,番禺区全力推进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13个村镇工业集聚区及旧厂改造项目、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以高水平的城市更新推动番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番禺区稳步推进以城中村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工作,在全市各区率先出台城市更新项目管理、补偿安置、批后联合监管等十多项操作指导文件,12个旧厂、44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完成改造,33条村完成城中村基础数据调查,20条村已引入合作企业,4条村回迁安置房已开工建设。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高服务效率,使城市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仅关乎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

  城中村  烟火弥新

  一座城市的光芒,往往藏在细节里。要“面子”更要“里子”,切实打造市民幸福空间。

  以石碁镇南浦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例,南浦村改造项目是广州市首批13个城中村改造试点村之一,也是番禺区第一个合作改造类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石碁镇沿市莲路形成了以南浦村为核心的广州首条红木产业带,拥有红木产业从业人员近万人,但也面临着现状用地低效、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村容村貌脏乱差等问题,制约红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据介绍,南浦村改造项目总面积约46公顷,其中,安置区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规划有环形塑胶跑道、标准泳池、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康体设施以及儿童娱乐中心。

  改造后的南浦村将打造融工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宜业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

  通过实施改造,一方面,打造红木产业集聚区,导入现代家居、设计研发、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技艺传承的同时,实现红木产业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产业链条转变。

  另一方面,结合古村和积成家塾、英斋公祠、南浦村酒堂等传统风貌建筑,以岭南传统文化展示及创意体验为主线,融合艺术创意、时尚趣味等新业态建设岭南特色商业街区。

  在南浦村,真正做到了对生活状态的留存和对环境空间的改变。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番禺东郊村。其因坐落在市桥与番禺广场两大板块之间,成为一个改造重点项目,也是番禺首个城中村改造示范项目,由政府统筹推进。

  据了解,改造范围包括中央公园、东郊村、何贤医院扩建等地块。实际改造面积15.37公顷,现状总建筑面积22.25万平方米,改造范围内的户籍人口共968户2674人。

  番禺区城市更新潜力巨大,大有可为。据番禺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对已动工的里仁洞村、南浦村、罗边村等项目,加快推进复建安置地块、公服配套地块及首期融资地块的供地、建设,并加快推进石壁(一、二、三、四)村、福涌村、新基村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下一步,将结合重点工程建设以及长隆万博商务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等重点功能片区发展需要,着力开展前期项目攻坚,力争打造精品亮点工程,实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番禺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生于斯,长于斯,市民不仅是对城市最为熟悉的人,也是城市更新的“阅卷人”。城市建设提速度、有温度,番禺正致力于打造市民推门可及的幸福感、获得感。

  旧社区   品质提升

  沥青路面干净整洁,不远处的丹山分洪河多功能绿道上,邻里老少或围坐在一旁休憩唠着家常,或漫步健身,好不休闲惬意。这是市桥街西城社区西城花园,在小区大门映入眼帘的一幕。

  据了解,市桥街西城社区微改造项目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23年11月竣工验收,改造范围共计5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2836户。

  把脉问诊,要对症下药。社区如何改造?改造内容有哪些?怎么改居民才能满意?

  项目结合小区特点,以“绿色宜居、碧水西城”为主题,重点对社区内的丹山河滨江步道进行改造,增设慢跑步道、康体设施、石凳等,提升漫步体验,并增设龙舟文化小品,体现丹山河龙舟文化记忆;除河滨步道外,西城社区微改造还充分挖掘社区闲置或低效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和生活空间,如新建全龄活动区、羽毛球场等,有效提升了小区环境及居民生活品质。

  西城社区党委书记李欢曾公开表示,在改造过程中,西城社区党委通过多次组织居民到现场进行考察调研,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的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同时,广泛征集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在改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改造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番禺在全市各区率先制定《城市更新工作公众参与指引》,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督城市更新的渠道。据番禺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南浦村项目,由石碁镇、村集体组织开展政策及方案宣讲会共8场,入户宣讲15批次。

  而在番禺先锋社区微改造项目中,多时代建筑风貌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则成为了改造工作的重点。

  结合先锋社区多时代建筑风貌集聚的特点,打造“记忆—空间—功能”融合体系,实现不同时代的记忆情感、不同时代的原真空间与富有时代特色的业态的匹配与融合。

  一方面,通过规划4个记忆主题分区、5段记忆体验路径,对8个重要记忆节点、34栋公房进行精细化设计,重现历史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时空一体的场所体验。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共同缔造活动,优化完善社区交通、公服、文化展示等系统,解决老社区的综合问题。

  城市向上生长,文化向下扎根。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大潮中,探究不同于一般老旧社区微改造的新路径、新思路,在留住街巷肌理、文化记忆的同时提升市民居住品质,正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番禺新样本。

  旧厂旧产园   华丽蝶变

  城市旧工业区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的辉煌,具有特有的历史价值,在城市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改造更新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特色塑造、资源效益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对旧工业区科学重构,是旧工业区改造更新的关键。

  11月16日,《番禺区旧水坑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大龙街旧水坑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改造范围面积45.6公顷,规划总建设量105.26万平方米。项目将以工业4.0智能制造为目标,以数字经济集群化为战略路径,建设集先进智造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番禺区产业升级示范基地。结合上层次规划和原有产业基础,将引进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都市工业等产业,预计可带来1.49万个就业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核心节点,规划了100米的产业配套中心、80米的综合服务中心和80米的生产研发大楼3栋塔楼,打造“三塔”地标。同时,还规划布设了社区服务中心、变电站、消防站、公交首末站等14处公服配套设施,让片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无独有偶,在石碁镇桥山村,将打造一个小而精的、以智能网联汽车与节能环保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集企业加速器、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将增加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2处垃圾收集站、1处社区警务室、1处公交首末站等公服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提高容积率,促进工业载体扩容,实现存量土地盘活和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截至目前,番禺区已批旧厂项目共计30个,其中已完工项目17个,在建项目5个,前期项目8个,拉动番禺区固定资产投资共计373.16亿元。城市更新工作正在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进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现有3个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市级试点项目,推进旧水坑村项目实施方案审批、用地报批及动工建设等工作;推进桥山村项目更新单元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审批、挂牌出让、动工建设等工作;推进汀根村项目标图入库、方案编制、招商引企等工作。”番禺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谋划更多项目纳入试点,力争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创新集聚区“番禺样板”,提升高端产业承载能力。

  合理优化利用城市空间,是化解“大城市病”的良方,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助力城市更新的重要突破口。

  番禺,正在生长中不断焕新。

  ■一线实践

  延续古村文脉   打造岭南文化“新”区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重要内容,随着番禺区改造项目的不断推进,不少老旧村子的历史文物和遗迹,面临着拆除和保留的抉择。

  2023年以来,作为广州南拓的关键区域,番禺全力推进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13个村镇工业集聚区及旧厂改造项目、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致力以高水平的城市更新推动番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番禺众多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具有800多年文化历史的罗边村是番禺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

  罗边村与广东四大名园余荫山房仅一路之隔。面对罗边村这类广府人文气息浓厚,岭南风韵源远流长的百年村落,对于古村历史文物和遗迹,该迁移还是保留?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该如何升级配套满足居民生活要求?村落拆迁后该如何引入产业带动板块经济发展?

  2018年,星河地产入局参与南村镇罗边村改造项目,最终决定延续罗边村的文脉和历史记忆,结合余荫山房资源与罗边村进行规划衔接,并通过对村内有价值文物、庙宇开展原址保护,对其他有一定历史的祠堂、民居等建筑进行集中迁建,与余荫山房重点文化保护建筑相呼应,倾力打造具有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区,从而提升片区的文化气息,为番禺打造集岭南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名片。

  城市有机更新,不仅要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更需要通过引入产业迭代升级,在旧的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以产业带动城市板块的发展。

  罗边村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通过多次考察研究,星河地产决定充分利用国际创新城及大学城板块科技创新的优势,打造“科技文创+科创孵化基地”的产业发展高地,规划引入文化科技企业总部,打造文化科技体验、展览中心,文化金融服务中心。

  同时,将创新性地利用广东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文旅资源,规划岭南风情街、文创商街、文化科技互动体验馆;设置文创科技孵化中心、创客实训基地、设计共享工作室,最终形成“科技文创新区”,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带动罗边村产业的发展。

  眼见高楼平地起,罗边村当地很多村民心里多了几分期待。

  星河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对罗边村进行全面创新改造,结合改造范围东侧公园绿地的优美环境,在复建安置区配建小学、幼儿园、体育健身设施等配套,实现城中村整体生态环境及公配提升,让村民尽享生活的便利及高品质居住环境。

  不止于此,星河地产更以构筑百万方低密大城为目标,大力挖掘罗边村文化底蕴,精心设计7大公园1环跑道,并分别采用“传统岭南人文+新岭南融合”风格进行建设,同步持续探索美好生活场景的营造,在为罗边村提供消费升级、居住升级、生活升级的过程中,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如今,随着广州城市化加速,罗边村作为番禺旧改项目的率先垂范,将由一座不起眼的城中村,蝶变成一座“岭南风韵·科技文创新区”。

  ■村改样本

  “广州淘宝第一村”的城市更新活力之路

  走进番禺南村西部,几百栋自建房屋错落有致,整洁干净,看起来没有一点城中村的扮相。这里就是“广州淘宝第一村”。早在2016年,这里的人均收入就达到了近2万元。

  如今,作为番禺南村又一个即将被改造的村子,里仁洞村再次活跃在公众视野。

  作为广州市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里仁洞村更新改造项目是番禺区今年计划推进的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之一,由里仁洞村联合越秀地产共同实施。项目改造范围为162.23万平方米,改造总计容建筑面积391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番禺区投资额最大的城中村更新改造项目。

  计划通过更新改造,彻底解决里仁洞村现状用地功能混杂、公共配套落后、人居环境差等问题。以里仁洞改造为契机,以智能科技、时尚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整合智能科技创新、时尚创意、总部办公、旅游文创、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未来,还将与长隆文化旅游区、万博商务区共同形成“商—旅—创”黄金三角,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番禺区商业商务区能级及发展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州淘宝第一村”,也将依托现有服装加工、淘宝电商等传统产业优势,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未来趋势,提出打造“时尚都会,科创高地”的产业发展目标。

  “改造后预计可提供产业总建筑面积122.93万平方米,创造就业岗位12万个,加快产业转型、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新动能。”越秀地产相关负责人说。

  负责人还表示,项目一直以来都精准聚焦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形象和群众居住环境质量,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满足群众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的需求,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据介绍,改造范围内配置了346处共45.89万平方米的公服及市政设施,包括1处区级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1处综合医院、1处96班完全中学等,高质量补齐区域基础设施短板。在复建和融资住宅中规划约30万平方米、5300套小户型住宅,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群体住房需求。

  “我们致力于将里仁洞村片区建设成为以‘科创时尚、商务办公、生态居住’为主导功能的时尚产业高地、多元包容的活力社区,希望打造广州市城中村改造项目亮点标杆,带动区域整体价值提升。”越秀地产相关负责人坦言,在城市由粗放型外延式扩张,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型的背景和要求下,项目一直都向着更加贴近人的生活需求、更加符合城市基本属性、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的趋向回归。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准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有序推进,就一定能创造既有高度,更有温度的城市。里仁洞正通过城市更新,挖掘和重塑城市的人文精神内涵,营造更具“高度”和“温度”、更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