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缘

28村获2015年"广州市美丽乡村"称号

番禺区石楼镇胜洲村
来源: 广州城建网 发布时间:2015-06-10 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基本情况

胜洲,位于番禺中心区东部,石楼镇北部,北靠横下村,东邻狮子洋水道,南接茭东村与茭西村,西北面与明经村接壤,距离市区约25公里,离石楼镇约7.5公里。村域总用地面积243.09公顷,全村仅有1个自然村,共9个村民小组,至2013年,全村户籍人口为1094人,共458户,其中常住人口400多人,外来打工人口约117人。

2013年,胜洲村紧紧围绕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以“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独具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的都市魅力乡村和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指导思想,“将胜洲村建设成一个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打造目标,争取在2014年打造成功。

二、村庄规划

根据现状情况分析和按照村民的意愿,胜洲村规划拟建成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域:1、产业经济发展区:分为两个片区,其中村域北侧为政府征用的储备用地,远期规划为工业园区;村域西南部发展旅游业,依托胜洲村独有的岭南建筑、和谐自然的古朴环境、内涵深厚的岭南文化以及亲情浓郁的乡土民俗,重点发展旅游业,同时推进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相结合。2、居住区:通过对现状闲置地的合理利用及对村庄居住区的改造升级,把居住区建设成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岭南宜居村落。3、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区:集中布置在胜洲村村委附近,是各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的集中布置区域。4、农业发展区:主要以园地、农田和鱼塘为主。通过加强农田标准化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田产出。

三、村容村貌

胜洲村拥有数量众多的文物古迹,村内被广州市登记为文物单位有:祠堂6处,分别为陈氏宗祠、朝万陈公祠、王氏宗祠、李氏宗祠、张氏宗祠、恒集陈公祠;宗庙4处,分别为天后宫、文武庙、水月宫、帅府古庙;门楼3处,分别为胜洲正道门楼、颖水流长门楼、南胜里门楼;炮楼2处,分别为镇东楼和镇西楼。胜洲村现有区县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三个,分别为清明祭祖仪式、观音诞以及天后诞。

四、基础设施建设

胜洲村临近黄埔大桥、金山大道和南沙港快速,其中南沙港快速贯穿胜洲村村域南北,可通往至广州市、石楼镇,区域条件优势明显。(1)完善村内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整治村卫生环境,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打造景观环境,包括扩建3个村庄公园,修缮祠堂和炮楼。(2)对辖区内的河涌进行水改工程,净化河涌水质,建造亲水平台,沿涌种植景观水生植物;修缮胜洲东桥,沿涌建造护壁护栏。(3)整治村周边非法猪只养殖场,改善空气质量和水体质量。(4)建设胜洲文化室,充分利用现有的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器材及党员远程教育设备等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基层组积建设

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坚持把村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民主促进民生,尊重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全村实行民主管理,村务财务党务公开透明,所有工程、土地租赁一律招标。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所有项目规划均经过会议表决并公示,所有建设工程的实施均在上级部门的监督下,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义务监督员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廉洁办事。

六、村经济状况

胜洲村村域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条零企业的村,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保留较为完善,未来主要依托经济指标留用地大力发展经济,辅以开发绿色环保美丽乡村旅游,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七、独特自然环境

胜洲村还有现存古树名木3棵(榕树),树龄大都在100年以上。石板路环绕村内大小街巷,村周边遍布有大小水塘、鱼塘,整体自然景观环境良好。

八、预期取得成效

力争2014年底打造成功。预计届时水更清、山更秀、村中的环境更优美,村内古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真正将本村打造成独具岭南特色、生态宜居和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页面